热词: 公交车站 酒店 餐饮 医院 更多
手机版 欢迎使用8684!
  • 概要
  • 旅游
  • 地理
  • 经济
  周宁县位于闽东北山区,地处鹫峰山脉东麓,属中亚热带海洋季风山地气候,东邻福安,西接政和,北连寿宁,东南与蕉城区接壤,西南与屏南隔溪相望,平均海拔 800米,县城海拔880多米,居全省之冠,素有“高山明珠”之称。全县土地面积1046平方公里,辖6镇3乡141个村委会、5个社区、2个居委会,总人口19.6万人。302省道横贯县境,是闽东通往闽北的咽喉。县城距市政府驻地蕉城114公里,距福州市约200公里,距赛歧港60公里。境内风光秀丽,拥有九龙漈瀑布群、鲤鱼溪、滴水岩、芹山湖、九龙石窟、灵峰寺等一大批闻名遐迩的旅游景观,是生态避暑旅游的胜地。1998年被评为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2000年被国家建设局评为第三次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县城。
  周宁是一片流光溢彩的富饶土地。境内溪涧纵横,河流落差大,全县可开发利用水能53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规划的水能资源达50.66万千瓦,总装机容量40万千瓦总投资23亿元的穆阳溪梯级电站正在建设。广袤的山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花岗岩、高岭土、紫砂土等矿产品位高、储量大;其中辉绿岩、辉长岩等多种花岗岩储量达2亿立方米以上,高岭土储量2300万吨,紫砂土储量100多万吨。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0.9%,可利用的山地达102万亩,现已初步形成林、茶、果、竹、菌等生产基地。魔芋、黄花菜、生姜、竹笋等特产,品质佳、口感好、产量较大。周宁还根据独特的高山地理气候资源优势,培育和发展茶叶、反季节蔬菜、食用菌、畜牧业等农业主导产业。
  建国初期,周宁县境内没有一寸公路,物资进出全靠人挑肩扛,交通十分闭塞。从1959年国家投资兴建赛浦公路干线通过周宁县境内44公里开始,才结束了周宁没有公路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周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很快,2003年,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702公里,是1959年的16倍,比1978 年增长195.96%。货物周转量2552万吨公里,旅客周转量7026万人公里。建国初期,全县仅有1个邮电所,邮电通讯能力极其落后,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电信基础网、宽带传输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信息传输网络覆盖面不断扩大,固定电话和移动通信得到普及,电信网络综合能力进一步增强。2003年邮电业务总量2533万元,是1979年的120倍;电话用户82824户,是1979年的160倍;乡村电话用户15525户,是1979年的45倍;移动电话用户达18852户;电话普及率达每百人17部,比1979年增加16.6部;移动电话普及率每百人达6部。
  新世纪头二十年,周宁将立足“第二层面”,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要求,以科学的发展观统筹城乡和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农业稳县、工业富县、旅游兴县、劳务强县五大战略,实现发展环境、招商引资、市场营销、财政实力四大突破,做大做强生态特色农业、优势规模工业和生态旅游业三大主导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劳务经济发展,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积极申报国家生态示范县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努力把周宁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使周宁这颗高山明珠放射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海峡西岸第一瀑的九龙漈瀑布群,有神鲤戏谐、人鱼同乐的中华奇观鲤鱼溪,两景区荣膺“中国完美假期十佳旅游线路”第三名,是“闽东北亲水游”线路重要组成部分;有载入《辞海》的“八闽首景”滴水岩;有省级森林仙风山,以及佛教圣地方广市、千年古刹灵峰市,人工高山湖泊芹山湖、闽东的西双版纳后垄大峡以及蝙蝠洞等一批闻名遐迩的旅游景点,是华东地区很有发展潜力的集生态观光、避暑休闲、疗养度假于一体的旅游胜地。

水电资源丰富。境内可开发利用水能达57.13万千瓦,已开发和正在开发的水能资源达53.87万千瓦,电力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后垄电站、前坪电站等一批中小电站纳入县网管理,低价优质的电能为电力工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农业总产值4.02亿元,增长4.7%。垦复农田333.3公顷;建成生态有机茶基地33.3公??食用菌300万袋;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工业总产值11.81亿元,增长14.5%。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产值3.47亿元,增长23.3%;工业对税收的贡献率达50.9%。规模企业由原来的16家增至21家,光学水晶、卫生敷料、汽车缸套、硅铬合金等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龙潭工业园区进一步发展,完成产值2.61亿元,创税708.7万元。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取得较大突破,实施技改项目10个,总投资1.09亿元,其中仙洋洋公司和明泽水晶公司的技改项目分别得到国家科技部和省科技厅的认定和支持。